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首页>> 国家要闻 >> 详细信息

教育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5年创造经济效益超710亿元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2-07-26

726日,记者在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

据悉,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五年来,高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供给和人才支撑。

雷朝滋介绍,科学研究支撑方面,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在农业农村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6项。

同时,实施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助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五年间,高校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在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科技支撑成效显著。

成果推广转化方面,各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超过500个,打通转移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雷朝滋称,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依托 “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采取“”结合、“请过来与送过去”多种方式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据不完全统计,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165万余人次。

此外,雷朝滋介绍,五年间,各高校共建成服务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00余个,成立近800个教授工作站、乡村振兴基地、科技服务点等乡村振兴对接点,深度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