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产业帮扶项目全覆盖。对自身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户1万元以内的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引导其发展一批持续性强的种养加项目,大胆尝试、创业脱贫。采取“经营主体+特色种养业+贫困户”、“经营主体+休闲农业+贫困户”、“经营主体+生产设备+贫困户”等帮扶模式,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激励等,利用统购包销、技术服务、入股分红、代种代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
二是金融扶贫全覆盖。学习卢氏县金融扶贫经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农村信用评价、产业支撑、风险防控“四大体系”,投入6500万元风险补偿金放大专项扶贫贷款总规模;积极与人保财险公司合作,签订10亿元政融保合作协议,无需担保可直接贷款,解决了贫困户无担保抵押的实际问题。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大型龙头企业,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帮带协议获得扶贫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扶贫产业基地,带动产业发展。
三是光伏扶贫全覆盖。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和政策性贷款筹资4.08亿元,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方式,5个月内建成118座村级光伏电站,总容量51兆瓦。将全县光伏电站折股量化,增加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同时采用农光互补、吸收贫困户务工等多种模式,构建持续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贫困村、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脱贫。
四是公益性岗位和引导务工全覆盖。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免费提供人社局、扶贫办、农牧局、教体局、妇联、残联“六路并进”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对县内外务工贫困人口,按照其全年工资总额进行奖补。引导贫困人口外出和县内务工,政府购买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发展扶贫车间吸纳就近就业,全县贫困家庭实现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覆盖全县所有家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五是扶贫车间对贫困村全覆盖。在全县130个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一座扶贫车间,非贫困村根据需要适度建设。产权移交村委,资产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第一批扶贫车间已招引户外藤编、玩具、服装、汽车坐垫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第二批扶贫车间正在建设中,贫困村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新蔡县脱贫攻坚办供稿)
相关文章
河南省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
[2025-06-27]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曹路莅叶调研指导农业产业强镇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工作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