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首页>> 协会要闻 >> 详细信息

省扶贫协会六位副会长单位及个人获得全国社会扶贫表彰

来源:豫扶贫协会     时间:2014-10-22
 

 

省扶贫协会六位副会长单位及个人

获得全国社会扶贫表彰

 

1017日上午,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总结社会扶贫工作经验,表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启动了全国扶贫日活动。获得国务院扶贫办首个“扶贫日”全国社会扶贫表彰的519个先进集体和个人中,有6位是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会员,其中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秦英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书勤(河南省封丘县青堆树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军(河南省固始县华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海燕(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四人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现将获得全国社会扶贫表彰的6位省扶贫协会会员先进事迹材料印发给大家,以兹共同学习参考。

一、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1.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单位。多年来,宛西制药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遵从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资金与项目、人才与技术、就业岗位等支持,在全国四省六地建立六大中药材GAP基地,大力实施村企共建扶贫工程,为农村和贫困群众的发展开辟更多途径,使更多的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足。十年来,种植中药材获利的农民30多万户,公司每年用于收购贫困地区药材的货款在5000万元左右,为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占公司岗位总数的20%左右。这些地区的农民年收入多则超过10余万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峡县7.24水灾、春蕾计划代理妈妈、大中院校奖助学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等捐款活动累计捐款达2000余万元。

2.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单位。多年来,福润食品紧紧围绕产业化扶贫、社会扶贫、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这个主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定期聘请专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直接与当地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优质甜玉米、包头菜及青豆种植基地,推动了县乡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了贫困村贫困户农民收入。仅2013年,就带动 2260多个贫困农户年均每户增收3950多元。对贫困户在招工就业上给予大力优惠政策,安置贫困就业人员460多人,占公司人数53%,年收入736万多元。每年金秋助学40名学生,每名补助2000元;除此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种扶贫及捐款,总计高达近百万元。

二、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1.秦英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4月生,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1992年,受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秦英林辞去令人向往的机关工作,与妻子一起回乡创业,立志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通过22年的努力,秦英林不仅缔造了养猪神话,也造富了一方百姓,共为3000余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自2002年至今,他捐资3340余万回报社会,扶贫帮困。他拿出1300余万,以养殖种植业带动,帮助购置农机具、修路、桥梁、水利工程、养老院等,使帮扶贫困村转变为示范村;捐资2000余万元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7年持续捐资917万元资助1386个贫困家庭学子圆梦大学;他带领公司以技术、信息、市场帮扶,把内乡(国家级贫困县)带动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发展了500多个专业户,2万多农民脱贫致富;并到滑县、扶沟等国家(省)级贫困县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王书勤,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2月生,封丘县青堆树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1999年,他被村民推选为青堆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拿出全家10万多元家底,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了树莓种植国家948星火项目。凭着赚钱了大家分,赔钱了我承担的承诺,带动全村300人就业,树莓种植从最初的20多亩发展1200多亩。13年间,青堆村村民收入由550元提高到9000元,成为封丘县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他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种苗费用、保护价收购优惠政策等方式方法,帮助12个省(市)2万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资助13名贫困大学生圆了求学梦。2012年王书勤被选为感动封丘县十大人物

3.马国军,男,汉族, 19666月生,固始县华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自创业20年来,他在做大做强自己产业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当地扶贫开发事业。他牵头组建了柳编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柳编产业化经营之路,为农户全程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为贫困户发放成品柳条,免费举办柳编技术培训班等,直接带动本乡及周边贫困村13个、贫困户1105户、3547人从事柳条种植和柳编加工,从而使这些农民实现了坐在家里能赚钱,柳条变金条共同奔小康的梦想。他建桥修路、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积极支持公益事业,2009年至今,累计向春蕾工程、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教育事业捐款50多万元,资助1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为贫穷弱势群体捐款捐物100万元,为贫困村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生产、生活道路桥梁近十条(座)。

4.李海燕,女,汉族, 196110月生,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理事。作为河南省扶贫开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的校长,从办学之初,就认真落实好党的扶贫政策,专门成立了学校扶贫开发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及扶贫责任考核机制,深化扶贫培训教学管理改革。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广泛联系各大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200多家企业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30多年来,她已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13万多名,扶贫学员12000多人、减免学费1330万元。其中近10万人被安置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月薪分别在3000-6000元之间,每年可为周口劳务创收10亿元人民币,为河南及周口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