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首页>> 振兴案例 >> 详细信息

深耕帮扶责任田 金融加力促振兴——交通银行高质量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农村网     时间:2025-09-19

漫步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口驿村,黄墙灰瓦的民居古朴典雅,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小广场上的长亭古色古香。“我们村变化真是太大了,不仅环境更加干净了,还修好了小广场,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当地村民说。近年来,交通银行定点帮扶岔口驿村,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帮助村庄完善基础设施,对村内草原、河道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让和美乡村可感可及。

岔口驿村是交行深耕帮扶责任田、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注脚。自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进入五年过渡期以来,交行坚决扛牢定点帮扶责任,将服务好乡村振兴、做好定点帮扶作为履行政治责任的“一号工程”,发挥金融优势,强化工作创新,持续加大对甘肃省天祝县、四川省理塘县、山西省浑源县的帮扶力度,助力帮扶地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致力将定点帮扶责任田打造成为示范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质效。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9个,引进帮扶资金超1亿元,培训帮扶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技术人员近2万人次,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超1.5亿元。

坚持因地制宜 强健特色产业筋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交行将金融资源与帮扶地区特色产业相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持续加力开展“造血式”帮扶,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升级。

金秋九月,放眼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一排排覆膜的黑色大棚错落有致。菌菇大棚内整齐排列的食用菌架上,各类食用菌饱满鲜嫩,长势正旺,等待着被采摘、装筐,端上全国各地的餐桌。


交行积极发挥金融优势,推动天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菌菇产业园的喜人丰收景象,离不开交行的鼎力相助。据悉,根据天祝县气候冷凉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特点,交行从2002年开始定点帮扶天祝县后,就帮助农户开展菌菇种植以促增收。近年来,除了援建产业园,交行还针对天祝县的菌菇种植户量身打造了线上“菌菇贷”专属特色金融产品。

“天祝县菌菇种植户积极性高,但部分脱贫户受制于资金不足,种植规模发展缓慢。”天祝县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交行成立工作专班,深入调研了农户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难点和痛点,基于菌菇种植规模、农户信用记录和从业年限等数据分析,推出“菌菇贷”定制产品,以纯信用方式向菌菇种植农户和合作社线上授信,将授信主体带动易返贫户就业情况作为贷款利率优惠的重要参考,引导种植企业带动更多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

此外,交行还在天祝县实施冷链仓储物流基地、分拣加工车间等帮扶项目,全力以赴打造天祝菌菇从菌棒生产、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到新品种研发的全链条产业帮扶模式,近年来共计投入捐赠资金约3500万元,提供金融支持贷款近9800万元。在交行的帮扶下,天祝县食用菌年产值由2.67亿元提升至8.39亿元,种植农户户均收入从0.9万元提高到2.5万元,带动5000户脱贫户增收,食用菌已成为天祝县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金蛋蛋、银骨朵”。在交行的帮扶下,天祝县的特色菌菇产业加速释放致富“蘑”力。同时,交行也在不遗余力促进理塘县蜂蜜和文旅产业、浑源县黄芪产业发展壮大。

在理塘县,交行坚持蜂蜜和文旅产业“两手抓”。一方面,向当地合作社捐赠了200个光伏智能蜂箱,支持当地企业开发蜂蜜水、蜂蜜牙膏等系列延伸产品,其中蜂蜜水年销售量高达120万瓶,促进高原“甜蜜经济”释放长久活力。另一方面,先后投入帮扶资金实施文旅民宿建设、“马背漫游”服务中心项目,为游客提供高原骑马体验、藏餐、住宿、藏服租赁旅拍等一站式服务,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交行助力浑源县标准化黄芪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在浑源县,交行在黄芪产业上狠下功夫。先后投入帮扶资金建设黄芪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实验室、黄芪文化产业园、标准化黄芪种植示范基地、黄芪加工车间等项目,引荐黄芪切片、黄芪超细粉、黄芪提取原浆相关企业赴浑源考察调研,推进招商引资。目前,浑源黄芪年产值突破5亿元,交行系列帮扶项目带动脱贫群众就业近百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

多维发力推介 创新消费帮扶模式

促进帮扶县农民增收致富,消费帮扶是重要的一环。交行在开展产业帮扶基础上,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和机制,多维发力持续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拓宽帮扶地区产品销售渠道。

“这个理塘的蜂蜜水可以真切地看到蜂蜜,而且味道好喝”、“天祝的白牦牛肉色泽鲜红,感觉不错”……交行总行今年6月举办的“乡村有好物、交行助振兴”助农产品员工体验展销会上,员工们纷纷驻足品鉴、体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本次活动,来自总行定点帮扶县以及部分省直分行帮扶地区的11家商户齐聚一堂,带来了超过110款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让员工在日常消费中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举办助农产品员工体验展销会,只是交行直采直销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的举措之一。据介绍,交行还积极动员员工食堂参与消费帮扶,通过“新春行动”、“金秋行动”等活动,批量采购脱贫地区食材用于员工餐食供应,在总行餐厅开展“天祝牛羊肉手抓饭”免费品鉴活动;在员工餐厅小超市设立专柜,代销帮扶县的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不仅推动脱贫产品走向员工,交行还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推动脱贫产品走向客户、走上餐桌。点开交行信用卡“买单吧”APP,进入乡村振兴专区,各种农产品令人眼花缭乱:黄润油亮的精选农家小米、晶莹饱满的五常大米、肉质紧实的天祝香菇……只要轻轻一点,即可下单心怡产品。

“我们乡村振兴专区汇聚了11家帮扶地区商户,上架了近两百款优质农特产品,涵盖了粮食、果蔬、肉类等多个品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交行乡村振兴部相关人员介绍,为吸引更多用户购买,交行推出了贴金券最高满减50元等优惠措施,每季度举办“乡村振兴红包节”促销活动,通过精准营销和口碑营销,有效提升消费帮扶线上销售规模,频道上线以来实现销售约400万元。


理塘县蜂蜜水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交行还完善帮扶地区农产品进展会机制,借助北京“服贸会”、上海“进博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广州“广交会”、海南“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在大型展会上展示帮扶地区农产品,助力帮扶地区特色产品品牌推广,推动帮扶产品走向全国。

聚焦关键小事 提升民生幸福成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渡期以来,交行聚焦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坚持把解决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保持每年捐赠资金额度不减,持续巩固深化帮扶成果,织牢防止返贫“防护网”,提升民生幸福成色。

“很荣幸受到交行的资助,我将踏实学习,更好地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在2024年岔口驿村举办的交行“兴驿”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收到助学金的岔口驿村学子李芸感言道。据悉,为帮助岔口驿村家庭困难学子,激励学生拼搏进取,交行设立了“兴驿”奖(助)学金,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设立奖(助)学金只是交行帮扶举措之一,过渡期以来,交行坚持做实做细教育帮扶工作。在天祝县,为城北区学校完善教学配套设施设备;在理塘县,为中小学配备净水设备、护眼灯等,改善基层学校健康学习环境。在进行硬件捐赠的同时,交行更是以科技赋能,升级帮扶举措,帮助天祝、理塘、浑源部分小学引入“SSE科创教室”,设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生成式AI等前沿科技课程,让学生们通过智慧大屏等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交行以科技赋能,帮助定点帮扶县部分小学引入“SSE科创教室”

“我曾经历过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四肢酸痛,无法进行剧烈活动。”理塘县高城镇替然色巴一村的扎巴说,“在舱内呆过后,我白天可从事体力劳动10小时,除了心率略有上升外,并无其他不适。”

扎巴所说的“舱”是交行捐赠的高原应急生命舱。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雪山草原风景壮美,但却容易引起人的高原反应,困扰着本地群众和大批游客。为增强理塘县人民医院应对高原反应急、重症的能力,2023年交行向理塘县人民医院捐赠民用高原应急生命舱,主要采购一台应急舱,配置一台动力舱,安置在理塘县人民医院内。同年,为满足和方便理塘县群众看病就医需要,交行为全县村医配置了包括血糖仪、血红蛋白分析仪、平板电脑等在内的数字化巡诊包,覆盖全县149个行政村。在浑源县,交行实施县级医院医疗设备更新扩容,满足百姓就医需求,捐赠负压救护车等设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内育外引并举 激活人才资源引擎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交行坚持内育外引,将培训乡村本土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助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时”持久赋能。

2025年上半年,交行在广东珠海开展了三期定点帮扶县地方基层干部培训班,天祝县、浑源县和理塘县共计220余名基层干部参加。在专题讲座上,学员通过政策解读和丰富的案例,深化对乡村文化挖掘传承、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理解;在珠海莲江村,学员走进特色民宿、莲韵三湾小院等地,详细了解如何盘活利用乡村闲置资源……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拓宽了思路。


交行持续做好人才培训,组织学员赴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参观学习

这只是交行近年来倾力培训乡土人才的一个缩影。据悉,交行不仅培训基层干部,也培训乡村老师、乡村振兴带头人等乡村人才,在开展线下培训的基础上,开发线上课程,通过“线下+线上”的模式持续做好帮扶县人才培训。自进入过渡期以来,交行组织乡村人才赴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及“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现场实地考察“千万工程”实践、共同富裕实践等典型案例,累计开展30余期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培训定点帮扶县学员近2万人次。

内育让乡土人才“走出去”强本领,外引让优秀人才“留下来”,为乡村发展注入振兴“新动能”。交行以定点帮扶为抓手,通过持续向帮扶地区选派帮扶干部,为帮扶县引入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目前,交行全集团共有173个帮扶点,197名帮扶干部奋斗在一线,与当地人民共谋振兴路。

为让帮扶干部更好助力帮扶县发展,交行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干部选拔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定点帮扶干部系列培训,今年年内已实现对集团内帮扶干部的培训全覆盖。“我们致力于通过‘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人才能力系统提升’双轨并行,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帮扶生态,提升交行帮扶干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能力。”交行相关人员表示。

发挥专业优势  实施综合金融帮扶

作为金融“国家队”,交行聚焦于主责主业,着重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探索打造投资、信托、保险、金融科技等“常态化、可持续、广覆盖”的综合金融帮扶模式。

在高海拔的理塘县,年均日照2600小时,灿烂的阳光不仅造就了“日照金山”奇观,更蕴藏着巨大的绿色能源潜力。如今在交行的支持下,一场光电变革正在上演。

据悉,不久前,交行落地对四川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首期58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的发放,总投资38.4亿元的理塘高城光伏项目建设再提速。交行创新采用“拼盘融资+信用放款”模式,为项目提供15亿元资金支持。这笔贷款成为理塘首个超长期(17年)新能源项目贷款、首个采用纯信用方式的光伏项目融资。项目的规划建设将有助于满足当地用电需求,为当地带来多重经济效益,被当地村民称赞为“阳光经济”。在天祝县,交行同样创新实施水电站、风电等重大项目贷款投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这只是交行实施综合金融帮扶、探索金融帮扶新模式的一个亮点。在交行作出的综合金融帮扶“答卷”上,还有诸多亮点引人注目: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持续推动交行高净值客户在帮扶地区设立慈善信托,满足高净值客户回馈社会慈善需求的同时,引导社会财富流向乡村振兴领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先后在浑源县、天祝县创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累计投资金额2.7亿元,为帮扶县的招商引资打开新渠道的同时,也为其带来税收,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天祝县试点开发上线“智慧村务”平台,融合党情、村务、金融服务“三位一体”,还可一键报贫,让精准帮扶触手可及,解决农村基层数据“面广、量大、繁杂”等问题,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凝心聚力强帮扶,实干担当促振兴。从产业培育到消费帮扶,从民生保障到人才培育,交行多措并举、不遗余力真情帮扶。一批批帮扶干部融入基层、默默奉献,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批批资金注入乡村、造福人民。未来,在交行帮扶的答卷里,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上演。

(记者:杨钰)